cover_image

事故快报 | 安徽一化工厂液氯万向节发生泄漏,已致19人中毒

安全茂
2020年08月31日 23:32

图片

突发事故通报:

安徽应急管理厅8月31日消息,8月29日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故,19人住院治疗。

图片

8月29日17时28分许,芜湖市鸠江区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在充装液氯槽罐车的过程中,液氯万向节发生泄漏,随即工作人员关闭进料气动阀和手动阀,并进行管道抽空,应急队进入现场进行雾状水洗消,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导致附近的桑青科技和绿洲电厂共19人住院治疗,除1人正在抢救外,其余人员已排除生命危险。

芜湖市已对事发周边区域开展了应急环境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环境指标正常,未造成环境影响。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图片

危险化学品一般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危险性质,一旦发生泄漏,如果处理不当,不但对周围环境造成长期的严重污染,引起人体中毒甚至死亡,而且可燃物、易燃物引发的火灾、爆炸会造成周围大面积毁灭性的破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岗位员工应掌握泄漏辨识和预防处置方法及个体防护知识,定期进行岗位应急处置训练,具备及时处置初期泄漏的能力。

2

企业应配备专业的泄漏应急抢修队伍,针对不同的泄漏形式和设备,配备齐全的专用泄漏应急物资、堵漏器具和快速到达现场的运输工具。常用应急设备、材料和工具等应当现场配备。

3

发生突发性泄漏,应立即采取防范控制措施,设置警戒区,处置泄漏点,收集处理泄漏物料,防止事态扩大,必要时立即停车处置。

4

对于不能及时消除的泄漏应当进行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加强巡检和监控,并列为隐患限期整改。

5

企业应当制定泄漏应急处置过程的安全要求,做好检测、防火、防爆、隔离、警戒、疏散和安全监护等相关工作。应选用合适的防护装备,做好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应对泄漏区域进行不间断检测,切断泄漏区域内的各种火源,不得使用非防爆工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
基本措施
 控制可燃物


  • 存放有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库房,采用耐火建筑,阻止火焰蔓延;
  • 降低可燃气体、蒸汽和粉尘在库区内的浓度,使之不超过最高允许浓度;


 隔绝空气
隔绝空气储存一些化学易燃物品,如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干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
 清除着火源
清除着火源,采取隔离火源、控温、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挡阳光等,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增高而起火。
2
明火控制


  • 控制检修或施工现场的着火源,包括明火、冲击摩擦、自然发热、电火花、静电火花等;
  • 禁止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库区使用明火;
  • 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许可证;
  • 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质;配置消防器材。动火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
摩擦和撞击控制


  • 在辅助设施、泵类运行中,保持良好的润滑,及时清楚附着的可燃污垢;
  • 在搬运盛有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金属容器时,防止相互撞击,不能抛掷,以免因产生火花或容器爆裂而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进出人员不能穿带钉的鞋子。
  • 装卸、搬运时,轻装轻卸,防震动、撞击摩擦、重压和倾倒。


4
自然发热控制


油抹布、油棉纱等易引起火灾,应装入金属容器内,放置存安全地带并及时清理。


5
电火花控制
库区内使用的主要是低压电器设备,往往会产生短时间的弧光放电和接点上的微弱火花,对需要点火能量低的可燃气体、易燃液体蒸气、爆炸粉尘等构成危险,所以电气设备及其配线应选择防爆型。
6
静电火花控制

可能有些朋友觉得静电是小事,并不放在心上。

大错特错!静电最严重的可以导致可燃物燃烧、爆炸,对需要点火能量小的可燃气体或蒸汽尤其严重,在有汽油、苯、氢气等场所,应特别注意静电危害,进出人员应着防静电工作服,管道输送时应控制流速,散装化学品槽车应有可靠的静电接地部位并对静电接地电阻进行检测报警等,整个系统应抑制静电产生或迅速导出静电。

7
其他火源控制
  • 夏季避免日光直射,配置相应降温措施;
  • 室内仓库避免大功率照明灯长时间烘烤,采用冷光源;
  • 库区内严禁烟火;
  • 禁止使用可能发生火花的搬运工具;
  • 严禁使用不防爆的手机。


8
阻止火焰及爆炸波的扩展

阻火装置的作用是放置火焰窜入设备、容器、管道内,或组织火焰在设备、管道内扩展,常用的有安全水封阻火器、单向阀。

进入易燃易爆库区的运输车辆应进行“三证”检查并加装防火罩、带小型防火器材。

对于带压的储存设施,泄压装置是防火防爆的重要安全装置,包括安全阀和爆破片以及呼吸阀和放空管。

9
其他注意事项

储存不稳定的烯烃、二烯烃时应有防自聚的措施,因为自聚过程会放热,增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可采用指示装置,如:压力表(液化气储存等)、温度计、液位计和高位报警器(可燃液体储罐)等,定期检查或校准、检定。

另外,灌区还应设置避雷、防静电装置,每年检测一次。

10
应急设备

在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的重点部位安装可燃气自动监测系统、火灾报警装置和灭火喷淋装置(因液体化学品大多比水轻,用水灭火会导致火灾范围扩大),定期检修或测试、标定,配备的救援器材应具有防爆功能

针对不同的贮存物质和贮存条件,制定应急预案。

综合整理自:华夏应急与安全、每日安全生产


图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搜“化学品泄露”获取原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安全微课堂

国外的一个机械工程师演示的万向节原理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回复“安全月”领取资料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更多资料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安全茂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